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作文中心 >>中考满分作文 >>湖北省 >>
2006年武汉中考优秀作文及点评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8-08


 06年武汉中考优秀作文 
  原题再现:
  下面文字摘自一位同学的《毕业留言册》: 
  我的自画像: 
  额头宽了一点——思想的野马正好在这里奔跑。 
  同学留言: l
  最难忘那次联欢会,你的新鲜点子让我们快乐无比!(同学甲) 
  你知道我最欣赏你的是什么吗?就是你总能够别出心裁。(同学乙) 
  我总在想,以你非凡的创造力,十年后会成就一个怎样的你!(同学丙) 
  恩师寄语: l
  你的那些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常常为我们开启另一扇窗!老师感谢你。 
  结合上述材料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优秀作文:
  1、有创意才够味
  古往今来,有无数的发明创造者、文学创作者、政治思想者,无不是以非凡的创造力誉满全球,由此可见,为人为事为文为官,有创意才够味!
  曾记得,一位小孩在火车上做实验点燃了车厢,结果被列车长痛打了一顿,但他在任何环境中,仍然坚持不懈地探寻科学;曾记得,一位青年为了人类能从无边的黑暗中走出来,他进行了千百次实验,终于获得成功,并将人类带入了光明的世界。他就是爱迪生,被全世界誉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
  我们不难从他身上寻找到那股驱使他走到成功殿堂的动力,那便是创新的精神,他不甘于人类现状,勇于创新发明,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像他这样有创意的人生才够味啊!
  于今,当我在学校看见同学们齐心协力制作科技作品时;当我在校外看见能工巧匠的精妙作品时;当我从电视中看见高科技创造的遨游太空中的产品时,我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了人们都已继承了先祖们的创新精神,且已发明光大,硕果累累,这使我无比欣慰和自豪。
  “21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一时期,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否,关键在于本国的人才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在生活中,我读懂了这句话的含义,它使我深刻地领悟到:若把国家建设的成功,比作一座大楼,那么,垒成这座大楼的一砖一瓦便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们;若把国家发展的成功比作一条大海,那么汇成这条大海的一点一滴便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们。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我们要加强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集体、个人,只有创新精神才够味!
  真的,我们要记住噢!
  ———有创意才够味!
  评析:本文从科学家爱迪生谈起,再联系当今社会需要创新,需要人才等角度,进行有条不紊的阐发和议论,最后结合个人实际反思人生,认为“没有灵魂的人,也就是不够味的人”。立意比较新颖,层次井然有序,语言流畅清新,确实值得一读。
  2、救救创新先生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头戴黑色面罩身材魁梧的歹徒,拦住了创新先生,二话不说,就用鹰爪般冰冷的双手掐住创新先生纤细的脖子。创新先生虽奋力反抗,但势单力薄,渐渐的手指变得发麻,眼冒金星,心如擂鼓,气息屏窒……
  这时,警笛大作,瞬间,几辆警车包围了歹徒,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歹徒似乎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慢慢地,扯下了自己的面罩!时间好似被冻结了,大家惊呆了,站在他们面前的,竟是昔日的英雄———学校先生,望着这位曾经培养出一代代国家栋梁的“英雄”,大家沉默了……
  我觉得奇怪,学校先生为什么要扼杀创新先生呢?如果没“创新”,牛顿怎么会被苹果砸了而想到万有引力?瓦特怎么会看到水沸腾而想到蒸气机?如果没有“创新”,人类怎能成为世界的主人,万物的灵长?
  从某种角度来说,学校的应试教育是残杀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绞刑架。我的邻居有两个小胖娃,以前,我问他们:“鸡蛋像什么呀?”他们会说:“像太阳,像眼睛,像苹果,像橄榄球,像我的屁股,圆圆的……”后来,父母把他们送进学校,我又问他们:“鸡蛋像什么呀?”男孩大概是将来读文科的,说“像O(a、o、e中的O)”,女孩大概是将来读理科的,说:“像0(0、1、2、3中的0)”,多可惜啊!创新的幼?就这样被活活掐掉了,孩子们就像被减掉翅膀的天鹅,局限在狭窄的水域里,无缘于辽阔的蓝天。
  为什么融化了一定是水?为什么月亮一定要像小船?为什么鸡蛋不能比母鸡大?为什么马儿不能长翅膀?为什么种葡萄一定要用葡萄藤?世界丰富多彩,答案岂能整齐划一?
  学校把分数当作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尺,分数以标准答案为唯一依据。为了100分,孩子们把童年变成了100岁。放眼望去,班上的“四眼田鸡”在快速增长中,有所谓的“优生”,也有所谓的“差生”,看似天壤之别,其实差别不大,创新意识在摇篮里时就被扼杀了。
  我气愤难当,冲上去揪住学校的脖子想把他狠揍一顿,围观的一位老者拦住了我,他说:“年轻人,冷静些,把学校交给检察机关,是非功过,自会给他一个公道。现在,当务之急是挽救创新先生。”
  是啊,救救创新先生!救救创新先生!我摸摸“创新”先生的鼻子,幸好还有一息尚存。
  醒醒,创新先生,快醒醒!在大家的深情呼唤下,创新先生终于睁开了眼睛,东方的第一抹晨曦映红了他苍白的脸。天亮了!我们簇拥着创新先生,大步向未来走去……
  评析:本文构思巧妙。作者驰骋想象,通过虚拟的惊险故事将创新和学校拟人化,十分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对应试教育扼杀创新的深深忧虑,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民族责任感。语言含蓄蕴藉,耐人咀嚼。
  3、驾思想野马创美好明天
  创造性思想,虽是星星之火,但可以燎原。我们要驾驭思想的野马奔驰,创造美好世界的明天。
  当我们驾马启程时,我们不应该去选择驯养得服服帖帖的小马,而需要跨上一匹豪放不羁的野马,创造属于自己的明天。当坐上马背时,我们血液沸腾,不禁想到了李白漫游大江南北,诗情千丈;木兰挂剑从军边塞,壮志留名;关羽身配偃月赤兔,义绝古今。这些英雄豪杰,哪一位不是驾着思想的野马出征?哪一位不是自创理想明天?
  当我们驾马启程时,我们不应该朝秦暮楚,忧心忡忡,而需要跨上一匹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野马,去创造人类幸福的明天。野马蹄疾,飞越天堑,此刻,我们会想起曹芹十易其稿,写就《红楼梦》;苏轼数载寒窗,苦守赤壁,吟唱《赤壁赋》;李时珍清贫乐道,留下《本草纲目》……
  当我们驾马启程时,我们不应该去墨守成规,亦步亦趋,而需要跨上一匹敢于开拓、致力改革的野马,去创造世界发达的明天。我们正乘坐在思想的野马上奔跑,仿佛来到了一个岔口,一条是踩得结实的宽阔的路,一条是杂草丛生的小径,但我们必须选择后者,我相信在那里会观赏到更奇异的景观,会创造出更美丽的事业。
  我们,祖国未来的主人,行动吧!跨上你们挑选的野马,带着聪慧的头脑上路吧!去挖掘、去探索、去创造人类世界美好的明天!
  评析:本文开篇明示主旨,要求我们驾驭思想野马奔驰,创造美好世界的明天,接着以“豪放”、“专心”、“创造”等角度阐发“我们要有思想内涵”这一观点,最后号召大家:“跨上你们挑选的野马,带着聪慧的头脑上路吧!去挖掘、去探索、去发现美好的思维世界,去创造人类世界美好的明天!”以此回应开头,结束文章,结构更显紧严。
  4、创新教育之我见
  创新指的是人们产生新的想法、作出新的发明或是发现新的事物。创新教育对中国的教育界是一次及时的抢救,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孩子天生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非凡的想象力。然而上学之后,奇特的想象消失了,学校以分数为饵,考试为线,钓起了我们。我们在学校的包围圈中,学会背熟标准答案,拿个好分数交差。
  我曾读过一则报道:一位美国母亲把女儿的学校告上法庭,原因是上学前女儿能说鸡蛋像太阳,像皮球,像……上学之后女儿只认定鸡蛋就是鸡蛋。母亲认为是学校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这桩官司最后居然打赢了,可见全社会对创新教育的期盼与重视。
  对好奇心强、有独立创见的学生,老师应该积极鼓励。对他们提出的新奇问题,不能置之不理,而应引导他们深入探究。
  其实,实施创新教育不光是社会和学校的事情,它的根本在于我们学生自身。每个人都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它包括:
  第一、奋斗精神。人生之路,荆棘遍布。一个人不思进取,停滞不前,是不会有任何成就的。奋斗的你我,将会为创新开创一片更广阔的蓝天。
  第二、吃苦精神。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免不了流血牺牲,更免不了磕磕碰碰。不怕困难,敢于吃苦,满怀信心的你我会抵达创新的高峰。
  第三、探究精神。未知世界有无数难题等待我们解决,谜底等待我们揭晓。我们要抛弃头脑中条条框框的束缚,敢于质疑,穷究事物的本源,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创新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我相信,创新教育会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新的创新型人才!
  评析:本文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方面阐述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创新教育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注,学校的重视,特别是学生的积极拥护。观点鲜明,论证深入,有自己独到的创见,详略处理也非常恰当。
  5、创造之旅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沉睡着的巨人突然苏醒,他直起身子,把那一片混沌的宇宙分成了天和地,然后,他创造了太阳,月亮,山川,河流……
  我们的世界从此诞生,可能是受了他的影响,女娲又创造了人类……
  虽然,这些只是神话,但从中可以看出:创造是一股神奇的力量。
  在古代,我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强国,正是因为我们敢于创造:从司南到火药,从造纸到印刷,还有水稻、算盘、地动仪以及拱上加拱的赵州桥……都是中华民族的创造,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
  到了清朝后期,封建政府逐渐腐败,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我国不能与外界交流,中国人的思想逐渐保守,创造能力逐渐萎缩,科学技术水平逐渐落后,国家也渐渐衰弱下来,殖民强盗用坚船利炮侵入我们的国土,烧杀掳掠,割地赔款,我们无力抵抗。
  21世纪,这个和平的年代,战争的阴云依然笼罩。如今各国都在研究世界顶尖科技。我们应该创造出一些新东西来显示国家的实力,这样,别人才不会来欺负我们。
  现在学校中的我们,也应该具有创造能力。创造不光是发明新东西,还可以写篇见解独到的文章,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等等。这些都将把你推入一个创造的世界,使我们的心灵更纯洁,思维更活跃。
  牛顿坐在苹果树下,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他思考,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权威观点提出质疑,他走上比萨斜塔,验证了“自由落体”。这些事实表明,创造不是空想能得来的,更多的是观察,是发现,是怀疑,是实践。牛顿说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如此高的成就。我们为何不能站在他的肩膀上观望世界呢?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创新。所以我们要趁现在,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准备着,为社会做贡献。
  创造,需要我们;我们,更需要创造!让我们踏上创新之旅,挥鞭远行,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评析:写创新题材的文章很容易流于空泛,本文把创造比作一次美妙的旅行,以时间为序,把古往今来的创新之作一线贯穿,使文章内容集中,结构紧凑。作者通过正反对比和大量事实,充分表明了创新是时代的需求,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6、创新其实很简单
  创新往往被推崇为智者的专利,艰深玄妙,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其实不然,创新并非都是高深、神秘、复杂的,老百姓也能做出令专家学者叹服的新创造。
  在美国,随着油价不断攀升及大城市交通日益拥挤,拥有私家车的人感到,自开车越来越不合算,因此有人提出“共乘车计划”的创意。也就是车主开车上下班途中,或开车到某地时,让同路人搭车,搭车人只需支付远远低于租车费的一定费用。
  地质考察队在大山里发现了一处奇险的山洞。慕名而来的探险者进洞后安全返回的少之又少。即便出得洞来,多半是半途而废者,没有人探到过它的尽头。于是,人们便为该洞取名“死亡谷”。有一位从未上过学,也没探过险的当地农民深入“死亡谷”,终于找到了洞的尽头,并安全返回洞口。农民说:“我只是找了一根长而结实的绳子,把它的一头牢牢地拴在裤带上,另一头拴在洞口一棵树干上,然后带上些自制的食物,不慌不忙地探寻。返回时顺着这根绳子,很快就走了出来。”———源于生活的笨办法往往是最有效的。
  有家生产圆珠笔管的厂家遇到了一个难题:圆珠笔在其芯内的油还没用尽前,钢珠就掉了。这家工厂召集了许多高级技术人员探讨怎样延长钢珠的寿命,结果实验全部失败。正当厂长束手无策时,一个老工人建议:减短笔芯的长度,那么在钢珠寿命结束前,笔油已用完,厂家的难题迎刃而解———创新从来不走寻常路。
  人们经常把创新想象得太神秘、太复杂了,并因此阻碍了他们的创新。其实创新往往是最简单的,普通人既有生活经验的积累,又无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更容易想出简单有效的金点子。
  [评析]本文作者对创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创新并非都是高深、神秘、复杂的,普通老百姓也能做出令专家学者叹服的新创造。”然后,从“共乘车计划”的创意,“死亡谷”的探寻,“减短笔芯”的思路等三个平常事例,论证观点,材料丰富,层次井然。使我们认识到:克服畏难情绪,做生活的有心人,灵感会不期而至。
  7、筷子王国创新比赛
  今天,我有幸被邀请为“筷子王国首届创新比赛”的评委,欣赏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真是大长见识。
  “各位来宾,欢迎参加筷子王国的创新活动,本届比赛的主题是:‘如果筷子成了单身汉,如何继续为人类服务?’现在请参赛选手作好准备。”主持人———一根雕镂着花纹的美筷子宣布比赛开始。
  “大家都喜欢看杂技表演吧。”1号筷子笑吟吟地说,“杂技演员用一根筷子支起一摞盘子,然后放在头顶上旋转,既精彩又紧张。如果没有我,盘子还能趾高气扬地炫耀自己吗?可见,筷子单身汉也登上了大雅之堂,赢得了人类的掌声。谢谢大家!”1号选手又给大家一个微笑。
  “好,真不错。”我心里暗暗赞叹。
  “现在请评委亮分。”我和其他5位评委一致亮出了10分的牌子。
  “文学著作里也有我的身影,”2号选手不紧不慢地发言了,“鲁迅先生的《祝福》里讲,福礼煮熟后,要横七竖八地插些筷子,几个单身汉就够了,不是么?”发言简明又不无道理,10分!
  继而3号选手登台了:“中国的微雕艺术很有名,像在头发丝上刻字,在米粒上作图,可以创吉尼斯世界记录的,什么时候将四大名著搬上我的身体,我一定会大放光彩,引世人瞩目。”又是10分……
  比赛结束后,我想了又想,同样一个题目,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虽然没能分出胜负,但令我深受启发。按惯有的思维定势,筷子成了单身汉,就失去了作餐具的职能。但换个角度想想,失去了伴侣的筷子何尝不是获得了更多发展空间?
  废物变成宝,人们往往只关注物品本身重新获得的价值。其实,在创造新价值时所体现出的人的新观念、新能力,何尝不是更珍贵的宝?
  [评析]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构思奇巧,想象奇妙,如童话故事一样妙趣横生。作者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场特殊的比赛,赋予筷子以人的思想情感。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场景描摹活灵活现。
  8、诗意的创造
  正是那诗意的创造,在我们的生活中创造了无限的诗意……
  ———题记
  从来没有想过,创造,也可如此诗意。
  那日,偶遇一位好久不见的朋友,她向我提起她的大西北之旅。她说她在旅途中总是口渴难耐。有一天,导游小姐神秘地说,要用牡丹花水来招待她。那位朋友十分好奇,待到端上牡丹花水,一看,毫无花影;后闻,亦无花香;再品,更无特别之处。导游小姐解释道:“牡丹花水,实际上是这里的老百姓对白开水的别称,因为水沸腾时,仿佛牡丹花盛开,故有此称。”
  同朋友道别后,在回家的路上,我依然心潮起伏———“牡丹花水”,这是一个怎样神奇的字眼呐!轻轻念起它,仿佛周围的世界也温柔了几分。
  从前自己联想到创造时,脑子里填满了各种神奇的科技———浩瀚太空中的飞船,巨大无比的机器人,甚至是那些被人类创造出来的新生命……从来没有想到,创造可以这样诗情画意!想来能创造诗意的人,必有颗诗意的心。
  真的,当我听到这个故事时,我的心被紧紧套牢了。诗意的创造,是人们对生活充满热情的自然流露,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有意调侃,是人们对事业创造的轻松幽默。于是,想到了刘禹锡的《陋室铭》,想到了李太白的《行路难》,想到了周敦颐的《爱莲说》……
  诗意的创造,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情怀,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勇气,是一种直面生活的美丽!
  [评析]文章立意比较高远,认识超出了一般人的常规思维,全文以一个朋友的小故事来深入挖掘创造的内涵。开篇题记,“正是那诗意的创造,在我们的生活中创造了无限的诗意”,既是主旨,也是点题,语言很有意味。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武汉市硚口区2022届中考6月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
2022年武汉市蔡甸区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二)
2022年武汉市江汉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2022年武汉市江汉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2022年九年级学业质量监测试卷(二)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2年中考5月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
武汉市硚口区2022届中考5月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武汉市蔡甸区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22中考语文综合训练(二)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22中考语文综合训练(三)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22中考语文综合训练(一)
2022年武汉市黄陂区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22年九年级四月调考语文试卷(含寒假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图片版)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1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
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中考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1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满分作文:责任与担当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作文优秀范文:父爱,是一种担当
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作文“考”优秀范文
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2019-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题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9年报考省级示范高中提前批招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元月调研语文试题答案
2020年湖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19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2019年中考模拟语文题
湖北省武汉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2018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武汉市武昌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18年第三次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